微生物限度仪的测定步骤包括样品前处理、过滤采样、培养基制备与接种、菌落计数与结果判定等环节;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前准备、样品处理、环境控制、操作规范以及使用后维护等方面的事项,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微生物限度仪的使用注意事项:
1.使用前准备
-检查设备完整性:仔细查看仪器外观有无损坏、变形等情况,各部件连接是否紧密牢固,尤其是管道、接口处是否存在漏气现象。确认电源线、数据线等连接正常且无破损。
-校准验证:定期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指南对仪器进行校准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,并详细记录校准结果以便后续查阅追溯。
-灭菌处理:所有接触供试液的器具,如泵头、过滤支架、滤膜等都必须在使用前进行严格的灭菌操作,可采用121℃湿热灭菌法或火焰枪快速表面灭菌等方式,保证整个检测系统的无菌状态。
2.样品处理环节
-液体高度限制:添加供试液时,液体高度不能超过滤杯的大刻度标记,防止液体溢出造成污染或影响过滤效果。
-关注抽滤瓶情况:随时留意抽滤瓶内的液体位置,确保液体不会淹没进气口,否则会影响抽滤效率甚至损坏设备。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抽滤瓶的容积。
-预处理含颗粒样品:如果供试品中含有不溶性的颗粒、悬浮物等杂质,应提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,去除这些可能堵塞滤膜的物质,以保证过滤顺利进行。
3.环境控制
-温湿度调节:保持检测环境的适宜条件,通常环境温度控制在10℃~30℃,相对湿度≤80RH且无水珠凝结现象,避免因温湿度不当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检测结果。
-洁净度要求:尽量在洁净的工作区域内开展实验,减少环境中杂菌对样品的污染风险。若无菌室采用化学剂消毒时,要将仪器置于密封罩内或者搬出无菌室,防止化学药剂损坏电子部件和腐蚀金属部件。
4.操作过程规范
-避免交叉污染:在整个操作流程中,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,不同样品之间更换器具时要清洗消毒,防止交叉污染。
-正确操作仪器:熟悉仪器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,按顺序正确启动和关闭设备,不要随意触摸精密部件和传感器。在过滤过程中,密切关注仪器运行状态,如有异常及时停机检查。
5.使用后维护
-清洁保养:实验结束后,及时清理仪器内部的残留样品、培养基等物质,用适当的清洁剂擦拭外壳和可拆卸部件,保持仪器干净整洁。定期检查和维护易损件,如密封圈、滤芯等,必要时进行更换。
-存放保管:将清洁干燥后的仪器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保存,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,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。